首页 请家教 做家教 学员库 教员库 专业教师 金牌教员 教员相册 付款方式 黄石公交

养育快乐的双语宝宝


频道:Ladder培养 来源:黄石家教联盟网 www.hs.jjlmw.cn 点击:215 日期:2007/11/22

  很高兴介绍你认识这样一些爸爸妈妈,他们外文水平有高有低,但他们的愿望是相同的——带出一个会外语、有国际视野的的孩子。他们将语言变成了生活中自然的一部分,让我们知道了:原来,养育一个双语宝宝只需要——一颗平常心,一个快乐的愿望,以及一些简单但是巧妙的方法

  A类家庭学外语:

  父母有较好的外语水平,有一个家长坚持把外语作为养育孩子的语言。

  出场人:
  轩儿妈,有较好的外语水平。
  轩儿,5岁,双语养育的宝宝


  我一生下来就听得懂英语

  那种叫做英语的语言,在轩儿的内心,已经播下了种子。妈妈相信,双语养育会引导这颗承载着文化的语言种子,发芽,开花,结果。

  轩儿今年五岁了,问他什么时候开始学的英语,回答永远是:“我一生下来就听得懂英语!”

  其实,当年小人儿在娘肚里翻江倒海地闹腾,我哪来的功夫去念叨那外国人的话呢。

  不过有一点倒还或许可以有理由刨根寻底一番:那就是我对英语语言的兴趣。这点兴趣,没准就成就了小人儿对英语的天然亲和感,也未可知?

  但真正开始跟他在家讲英语,还是在他两岁以后。

  有人把这种方式叫做双语养育

  两岁的轩儿,中文理解能力已基本有了,口语也只是刚刚开始讲一些短句。这个时候,英语进入了我们家的生活。

  对于这种突然渗入的不一样的语言,轩儿并没有表示出一丁点儿的惊。在这前,他只听过英语歌,以及简短的英语问候语。早晨起床,轻轻地摸着他可爱的脸,一边对他说:Wake up, honey!待他睁开眼看着你时,就说Dear, it is time to get up!然后拉起他的手一边帮他穿衣,一边说Let us get dressed,然后刷牙洗脸,边做边说,孩子不用问就懂得你在说什么,一天天下来,这些日常用语就全用英语代替啦。

  这样做没多久,生活中的大部分场景对话,就可以用英语来表达了。当妈的为了能在孩子爸面前展览成果,就请孩子帮忙“做这做那”,那个时候轩儿正处在“乐于助人”的高峰期,乐陶陶地“做这做那”,一脸的成就感。

  这样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使用英语的方式,后来有了一个很贴切的名字:双语养育。这里忍不住地想要说说那个“国际双语养育邮件组”了。

  我们当初真正下决心开始进行所谓的“准双语”养育,受激励于偶然在网上看到的一位爸爸替女儿作的关于双语养育的网页。后来在YAHOO搜到并参加了这个“国际双语养育邮件组”,双语养育的世界大门仿佛一夜之间哗地打开了。

  潜水不久,就与一位中美混血孩子的妈妈成为很“铁”的网友,然后居然在网上发现了那位替女儿作双语养育网页的爸爸!

  这下子,一直觉得有点“孤独”的双语养育,除了邮件组,更有了自己亲密的同盟军,大家互相排忧解难,分享双语养育中的点滴快乐和不快乐,在相互的鼓励声中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先听懂句子再知道单词

  早在下决心对轩儿说英语之初,就知道这是件耗时长,见效却不在眼前的事情,于是时时提醒自己要“只求耕耘,不问收获”,提醒自己要时时提防内心深处那常常要泛上来的虚荣心,提醒自己随时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在这样实际“处心积虑”表面却“嘻嘻哈哈”地哼着小调做着游戏,不放过机会找话题儿喋喋不休明知故问的“攻势”下,做妈的发现,轩儿的英语听力很快就达到了跟自己认知水平相当的范围。用英语问他什么,他都会很准确地用中文回答出来。

  以做妈的不张扬的本性,还没有勇气在公众场合用英语和孩子大声地交谈而招来眼球。不过,在小圈子里,轩儿的英语水平却常成为一个话题。于是,开始有人试轩儿,这个英语怎么说,那个英语怎么说?

  试的结果,连做妈的都大吃一惊,那些他听得懂的话,指得出的物品名,却如何也不能从他口里说出来。

  这简直是太FRUSTRATING了!他甚至连WHAT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

  明明知道这样只听不说的双语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但心里的失落仍旧挥之不去。最后,一边慰籍自己“只求耕耘”,一边仍旧继续着。

  终于有一天,轩儿开始对句子里的词感兴趣,常挑了一个词问我是什么意思。后来开始断断续续地说一些“YES,NO,OK”以外的英文

  当然,每天晚上必读的英语睡前故事,也渐渐成为我们用英语交谈的话题,在读一个故事的几天,他会模仿里面的句式来跟我开玩笑。后来,他主动用英语说话的时候虽然仍是极少,但却开始出现,这一点点的进步,也令做妈的开心不已。

  让孩子感受不同的文化,从中汲取不同的文化营养

  母语非英语,却要用这非母语的二语言作为养育孩子的语言之一,这件事本身对于父母的英语程度就是一个挑战。

  于是,寻找双语(英语)资源,成为陪着儿子讲英语讲中文以外的另一件重要事情之一。

  在日常用语方面,除了平时“积累”加“勤学好问”,还得到双语养育邮件组一位美国母亲的帮助,热心的她征集了有关问题后,整理了一份美国家庭的日常养育用语。

  幸亏有互联网。搜索到的英文童谣诗歌儿歌,渐渐地充盈了我的文件夹爬上了我们的书架。像所有幼孩一样,轩儿对歌谣也是一听钟情,也长了不少知识。而众多的英文歌谣,也是做亲子游戏的好素材。

  还有英文故事、音像作品,最初是《GOGO英语》、《DISNEY MAGIC ENGLISH》,还有原的英文卡通片。后来,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国外儿童网站,带着轩儿一起逛一起玩,听故事,做游戏,那个乐!

  养育孩子的快乐,是作了母亲后最深切的体验。而双语养育,则丰富了这种体验。临睡,妈妈要和孩子SNUGGLE UP,一起读BEDTIME STORY,妈妈上电脑了,轩儿说,妈妈给我一个HUG,给我两个KISS。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不同的文化,从中汲取不同的文化营养。我想,所谓双语养育,着重点仍旧应该放在“养育”两字上。轩儿的许多品德概念如分享、轮流、友情、亲情、帮助他人等,都来自于这些双语读物。另外,这种养育方式给他带来的快乐,也丰富了他的童年生活。我希望我的轩儿,今后能因为受到了不同文化的滋养,也具有博大宽容的胸怀,给他一颗宽阔的心,一双望得远的眼。

  妈妈知道,语言是根植在内心的东西,不是浮在嘴唇上的声音,那种叫做英语的语言,在轩儿的内心,已经播下了种子,我会继续引导他去靠近助长成长的阳光和水分,继续如期待他身心成长一样地期待着这颗承载着文化的语言种子,发芽,开花,结果。(文/轩儿妈)

  附轩儿一日写真(节选)

  2001/Sep 3

  早晨在妈妈的Wake up! Good morning声中起床。背景音乐:Wee Sing,今天放的是第四本,好多群体游戏,妈妈一边跟着唱,心里一边渴望着轩儿在双语的进程中有几个伴。Wee Sing里的歌曲曲调有许多重复,只是变幻了歌词,真叫五音不全的妈妈松下一口气。

  妈妈叫轩儿Go brush your teeth, wash your face, go pee pee等,一边唱This is the way we brush our teeth等,“妈妈帮我!”每天早上起床后,轩儿总有点撒娇的样子,会做的事情也非要妈妈帮忙(大概是没睡醒吧?)。接下来就要get dressed了。

  “I like your red T shirt."我对轩儿说,他笑笑,很满意的样子。“我要穿有口袋的裤子!”口袋可以装一些小玩具呀,轩儿这段时间最爱穿有口袋的裤子了。我满足了他:“Look, here are the pockets”。

  “Pick up your school bag. Are you ready? Let us go!”轩儿说着“yes”,跟我一起下楼。我们一边Go downstairs,一边数着“one、two、three......”轩儿现在已能数到twenty了,心情好的时候,会把有关数字的英文歌谣说下来。

  如果你也想成为这样的父母

  
1、你的外语水平:有相当的外语基础,能够自如地运用。
  2、你的经济条件:没有很高的要求,但要求你能用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
  3、你要做的事:跟孩子说英文的过程,更是作妈的我不断自我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绝对不是轻描淡写的简单程序,需要决心、耐心、爱心以及平常心的平台去支撑。如果能在本地找到志同道合、有着相当年龄的父母,大家组成一个英语联盟!孩子就可能会开口说更多的英语了。

  B类家庭学外语:

  父母有相应的外语水平,喜欢给孩子随机创造双语环境。如果对自己的口语不是很有信心,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出场人:
  当当妈,海外留学归来,有很好的外语水平,但工作非常忙。
  当当,5岁半,从小听各种语言,目前能运用英文。


  随时随地创造双语环境

  孩子几岁外语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将来学几门语言,对于我都不重要。只要给他一个多语的环境,他自然懂得去吸收。自己能用开放、平和的心态对待语言,也会用这种心态对待其他的事情,而这是语言给孩子的最大益处。

  当当妈的外语水平非常好可是因为工作的关系,她没有那么多时间和机会跟孩子说英文。不过她很随机地给孩子创造双语甚至多语环境,效果也很好。她说,如果有些家长对自己的口语不是很有信心,就可以用她的这种方法。

  让孩子听各种语言。让他孩子知道他身处世界多元文化之中,学会用开放、平和的心态对待语言。

  在当当还没出生的时候,当当妈就接触了很多关于语言学方面的东西,其中说到不同语言运用不同的发音器官,所以耳朵辨音的发育也是不一样的。有些语言里的一些音,如果从小没有听过,到了成年就已经听不出来了。因为你没听过也没用过那个部位来发音,所以你也很难说出来。

  了解到应该让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听各种各样的语言。当当一出生,妈妈就开始给他听的环境。当当妈向各个国家的朋友要一些他们国家的母语歌曲,有韩国的、俄语、法语、阿拉伯语等,经常放给孩子听一听。当当很小的时候,妈妈把他放在小篮子里面,他半躺在厨房的桌上,妈妈做饭、吃饭、学习的时候,总是在给他听这些歌。得他七、八个月的时候,妈妈给他放一首西班牙语的歌曲,每次听到他都会笑。像游戏一样,妈妈让当当了解到:自己生活在在一个多语的环境里面,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环境里面。慢慢地,他更会了解到其他人有另外的生活方式和另外的文化。妈妈不是要当当马上会什么,而是相信他有主动吸收的能力。

  因为当当是在美国出生的,周围都在说英文,妈妈那个时候很担心他的中文,所以一个人在家带他的时候,妈妈就说中文。每次出国当当妈会买来各个国家的故事书和磁带,虽然自己也听不懂、看不懂,但孩子却从中了解到有各种很好玩的文字。

  研究人类学的当当妈主张,小孩的语言环境应该是越复杂越好,而不是越简单越好。语言是人类的文化遗产,包括方言

  不到半岁,当当就和妈妈爸爸回到了国内。

  带当当的保姆是四川人,开始保姆很紧张,害怕自己的口音影响孩子。当当妈告诉她没有关系,还鼓励她教孩子四川的童谣。方言不同的发音部位对孩子的听力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语言不仅仅是个工具,多接触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对孩子的心胸、视野都会有很好的影响。这直接影响了孩子的人生态度。能让孩子更宽容,对其他的语言、其他的文化,都容易亲近。

  如果能用比较开放、平和的心态对待语言,也会用同样的心态对待其他事情,而这是当当妈最希望给孩子的。

  每天读书是必修课。利用媒介随机给孩子创造一个纯正的英语环境。

  现在当当主要说中文和英文。他出生前后,妈妈在网上买了很多儿童歌曲磁带。这些幼儿歌曲特别丰富,而且非常有趣。有爵士味的、有歌剧味的,各种音乐风格结合,有的是手指谣、有的是身体的游戏,有时快有时慢。孩子特别小的时候是通过身体来学习的,所以这个时候他就用全身和音乐和外语交融。

  到了指认物的阶段,妈妈就根据发音是否容易来选择语言,比如汉语的灯发音比较简单,就用汉语教他,但月亮英文比较简单就用英文,就这样用中英文结合的方式教当当认物。妈妈并不担心当当会把两种语言弄混。当当刚开始说话的时候,也是中英文结合着说。后来,妈妈利用买来的书给他编故事,慢慢地,他就会很多词了。

  大一些的时候,妈妈坚持给他讲英文故事书,因为书都是图画书,他可以通过图画理解妈妈的语言。这样的阅读,每天最少要半个小时。

  当当的幼儿园离家比较远,每天路上的时间比较长,堵车最严重时候,两个小时都在车里。妈妈就利用这个时间给当当念书讲故事,有时候,一路上可以读上3、4本。读书有一个很好的效果,就是奠定的基础很好,他知识很多,记住的词汇也很多,语感也很好。在幼儿园里当当更能接受用英文讲故事。

  妈妈比较强调的是坚持让当当有一个外语环境。每天差不多有2个小时接触英文。他听的歌、玩的软件都是英文的,幼儿园里也有外教上的英语课,游戏的时候,也会完全用英文。每天当当还有半小时电视时间。有时妈妈陪着他看,这样可以互动。比如看到某个片断,你哈哈大笑,他也会觉得有意思。有时候说得快的,他听得不一定清楚,妈妈慢慢地重复一句。晚上他经常听着英文童谣就睡了,听着听着就会背了。

  孩子的听力是惊人的。看一些国外的录像带,孩子就会准确地发出比妈妈更到位的发音。不同的外教到幼儿园来,他都能听得出来他们的不同。

  给孩子一个多语言环境,让他对学语言很有兴趣,就足够了。这样你不会担心他有退步。

  要让孩子经常接触多种语言,也要让孩子有机会去用他,他才会觉得有动力。当当最初虽然一直在接触英语,但他没有爆发的热情。后来妈妈带他去美国,他突然觉得英语很有用,在游乐场里,他大声用汉语和人家讲“我要过去!”别人听不懂,当他后来讲excuse me,大家让路了。他突然有了动力,回来以后,就要求看碟,不断地看,还常常自问自答。

  慢慢的,高峰过去了。但妈妈念书依然如故。

  另一次,当当去奶奶家一个半月,完全离开了英语环境,回来以后对妈妈用英文讲故事非常排斥。妈妈就从单独的单词开始讲故事,渐渐回到句子。

  对此当当妈说,他的内在的、精神方面的东西是我最关心的。出现这种情况也不用非常担心。孩子的脑力是有限的,他在某个时期有退步,在其他方面一定有进步。做父母要权衡,你愿意付出什么代价,如果他很快乐,在其他方面有进步,在这个方面退步也没有关系。

  妈妈妈还是强调,别剥夺你能够给孩子的双语环境。你总准备一个环境在这里。不做特别刻意的要求。你会发现,完全不同的场合,故事里的语言就被他运用到生活中来了。

  当当现在对语言很敏感。妈妈相信他到了一个英语很强势的环境,马上就会适应。

  如果你也想成为这样的父母

  1、你的外语水平:有相当的外语基础,如果对自己没有信心,可以先听先学。
  2、你的物质准备:如果不能带孩子出国,应该准备一些原文的书籍、录音带和影碟。
  3、你要做的事:有平和的心态,认识到学外语的实质。也要很坚持,每天,一定要每天都给孩子一定时间的语言环境。

  C类家庭学语言:

  父母的条件:外文水平不高,没有带孩子去国外生活的机会。
  期望:依然想带一个会外语、有国际视野的的孩子。


  不是学英文,而是用英文

  5岁的台湾小朋友多多这样告诉大家,“英文是用的,不是学的。”他说这是他学英文的秘密。

  一本畅销书《我5岁,我的英文比你行!》给了很多父母亲教孩子外语的信心。因为来自台湾的多多从4岁开始学英文,父母的英语水平不高,爸爸甚至不愿开口讲英文。他们没有去过国外,却也和孩子一起创造了自己的“美语生活家园”。用游戏的方式轻轻松松让多多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英文。

  现在,多多5岁了。一年多的时间,多多已经有了几千单词听说读写的实力,能随心所欲地使用他学过的单词。

  那么多多到底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在学英文?他的方法我们也可以用吗?

  我们找到了几位读过这本书的爸爸妈妈,听听他们的说法。

  接触外语,轻松自然的方法最好

  在使馆工作的顺顺妈告诉我们:她觉得《我5岁,我的英文比你行!》中介绍的多多接触英文的过程是最好的,很自然。多多最初是从“认招牌”、“猜商店”、“看车牌”、“记图像”开始的。每天和妈妈去幼儿园或者外出,妈妈就这样教会他所有的字母。4岁的时候,多多进幼儿园,才听说原来这些就是26个字母,还有顺序的。尔后,他突然发现一切都很简单,这些字母组合起来就是一个个的单词,几个单词中间有小空空,就是一句话了。多多就这样以乐观的心态接受了英文学习的开始。

  你的外语不够好,怕什么,让孩子教你呀!

  多多妈妈让孩子教她的办法很聪明,当她发现多多对英文感兴趣,就抓住时机,告诉多多一定要学好英文,告诉他妈妈还等着多多来教呢!这样孩子有了成就感,自然就更有兴趣。多多妈说,你给孩子一点空间,他会做秀给你看到无限的可能。

  作为大学老师的月亮妈妈说:孩子还小,学到多少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他感兴趣。她觉得多多妈妈最成功的一点就是用这种快乐的方式,开启了孩子学英文、用英文的兴趣。另外,妈妈肯像个孩子一样保持一种求知的心态,作为孩子学习的伙伴一起来互相勉励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个非英文的语言环境里,要让孩子坚持下去,家长真的需要有智慧的眼睛、快乐的心,长期地、不断地发现使用英文的新乐趣,创造新的交流需要。否则,每天工作以外再给自己增加这样的负担,就很难持之以恒。

  于是多多成了全家人练习英文的小老师,妈妈跟上了多多的脚步,一起进步。小姨妈常常和多多用英文做对话游戏,外婆也经常请教他。就连从来不肯说英语的爸爸,也不再因为儿子和妈妈在公共场所说英文,感到不自在,甚至自己也偶尔说一点。

  快乐最重要,在游戏中学习真是聪明!

  一位叫周燕的妈妈说:快乐是孩子最应该得到的。她喜欢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的方式,她和女儿也经常像多多和妈妈一样,在自己制造的语言环境里,用夸张的语调、用都能懂得语言来交流沟通和玩耍。游戏让她们谁也不会羞于张口。她们在使用有用的语言,真正说着“有用的话”。就像多多和妈妈说的那样:问别人在哪里学英文,不如问自己在哪里用英文。

  多多和妈妈每次的学习都是生活、游戏的开始:起床、吃饭,冰箱、浴室、客厅、卧室里的每一样东西都是教具,爱吃的所有东西、要求别人做的事情和自己感兴趣的对话都无意中进入了他的英文宝盒。生活里喜欢算账了,就学会了所有的数字。到商场里,喜欢的东西先学会英文表达成了一种乐趣。多多还跟电视里的演员打招呼、讲话。制造DIY互动电视,这样你就多了好多外国朋友,说英文一点也不寂寞。

  多多妈妈发现课本里的内容和生活非常接近,于是每天利用一点时间和多多做游戏,扮演角色、做英文对话。根本不用天天拿出书来又念又背的。多多写的习惯源自家里新买的传真机,每天用英文和姨妈传真联络,真是有趣!后来就有了自己的小本本,养成记录想学的词的习惯。

  有恒心持续做那个“用英文的人”

  身为翻译的大桃爸爸认为:学语言如果有环境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如果没有环境就是一个重复的过程。而第二个过程太艰苦,也太枯燥了。关键是你要给孩子一个长期的语言环境。

  理智的爸爸更同意多多妈妈的说法:有没有恒心持续做那个“用英文的人”才是真正的关键。所以爸爸妈妈要有耐心和恒心。多多的方法是:生活中有用的词,就先去读,多读就自然记下来了。经过使用来帮助记忆,忘记了没有关系,下次用到了再记就好了。平时多听外国电影的发音,可以习惯每个人的不同声调。开始听不懂不要着急,听只是感觉它,能学会几个词就很了不起了。

  多多还喜欢到幼儿园、儿童美语进阶学校,和老师同学不断地聊天。日常英文用简单的单词、句型,说到不会的单词,也不停下来,用别的词加上否定或者相近的词,保持流畅比怕犯错误更重要。《我5岁,我的英文比你强!》的观念是,任何人都是先会听、会说,才上学、读书识字,学英文也不能违反这个规律!从最初多多认识几个英文单词以后,妈妈就给他找到了非常简单的英英辞典,多多学会了主动找单词的习惯。变成句子的过程是在中文中加入英文,再慢慢活用书本上的句子,把图片情景再生活中重现。开口讲话也并不难,只要会几个单词就可以在生活中应用了。平时他把阅读当成讲话,边看边记关键词。还把自己想到的事情写下来,不管文法对不对,用一个短句,随手记下一件事,一个月以后,一切就都简单了。

  爸爸妈妈们推荐多多妈妈的快乐学习小秘诀:

  1、轻松自然,让多多运用学到的东西当全家人的老师。
  2、争着和多多抢杂志看、听录音机、查字典,养成习惯。
  3、要有开心的态度,多方尝试,不会的话也没什么大不了。
  4、和周围的人一起用英文,程度高低都无所谓,马上可以让你增加信心。

  如果你也想成为这样的父母

  1、你的外语水平:你和家里人起码有初中、高中的英文基础吧!足够了!只是要改变你过去学英文的老方法,学会在生活中学习语言。
  2、你的物质准备:买一些有用的、最感兴趣的书籍,原文录音带、影碟,送孩子去合适的外语培训班。因为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听到纯正的外语。
  3、你要具备的素质:有快乐的心态,不把外语当成一种学习的苦差事,这是你养育的一部分,就像你从来没有母乳经验一样,一切都是新的开始,你和孩子一起!当然最关键的,你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你还要有能力承受重新开始、和随时随地学外语的压力。现在问问自己:你想好了吗?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编辑者:黄石家教中心http://www.hsjjzx.cn)


区域:黄石港区 西塞山区 团城市开发区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下陆区 大冶市 花湖镇 黄金山开发区 阳新县
学校:湖北师范大学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湖北理工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湖北中医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体育学院 武汉科技学院 武汉音乐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 湖北经济学院 海军工程大学 解放军通信指挥学院 解放军第二炮兵指挥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雷达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 武警指挥学院武汉分院 湖北警官学院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实验师范学院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商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武汉大学东湖分校 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 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武汉科技学院外贸学院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科技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 武汉大学珞珈学院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科目:数学 语文 物理 化学 英语 历史 地理 政治 钢琴 美术 书法 网球 日语 托福 雅思 计算机 韩语 奥数 吉他 围棋 英语口语 法语 德语 成人 外教 幼儿 作文
Copyright 2007-2014 黄石家教中心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鄂ICP备15022047号-11